2005/2/2 刊登於原〔音韻迴旋梯〕電子報


〔天使之戀〕又再版了。

幾年前這張專輯曾在一個再版系列中出現,當時還曾流落到99元的等同綠標區或降價求售區。但是過了幾年,這張唱片也難找,甚至想找的人也未必找得到了。

今年初,在環球的復刻〔留聲〕系列中,這張專輯以首版的原始形像問世(除了另加上現在的發行公司印記)。和上次的再版系列,封面為了統一而做成大留白的處理不同。

也難怪這張專輯如此受到唱片公司再版的青睞吧,因為它的歌曲及製作,真的是好到沒話說。

像我們這樣的歌迷,只要看到是心愛的歌者的產品,哪怕什麼亂七八糟的都會收,瘋迷起來,連盜版的都想買,假如有的話。更別提是原始專輯問世了。

什麼紅粉知己塑膠盒的鐵盒的大陸加紙盒的大陸單盒雙CD裝的,什麼金裝加長型紙盒的沒紙盒的,什麼華納慶幾週年加紙盒的…歌迷們的架上看看,同樣的一首歌,最多出現在幾張選集中?

選集選集,令人又愛又恨的選集。愛,當然是為了聽到歌者的聲音,看到她的呈現。恨的是,為什麼有些歌一出再出,永遠都不會缺,而有些歌,又好像永遠也不會出現?

假如是,譬如說好了,蔡琴,看到市面上那麼多那麼多關於她的選集,她到底作何感想?是心裡很高興:唉呀,我還有賣點,我的歌還有那麼多人愛。還是:別再蹂躪我了吧!

誰願意被當成是那個躺在唱片行架上,被無數客人拿起來,然後不屑的又丟下去還吐一句「粗製濫造」的綠標?

唱片公司這樣做,到底是愛一個歌者,還是什麼?

從去年演唱會前後,一股黃鶯鶯熱潮彷彿要掀起,又被悄悄的淡去。但是唱片公司倒不閒著,推出了一些舊作品,讓人回味。雖然可以在市場上聽到久違的歌聲,但是製作卻也讓人頗為詬病。而一般看來,再怎麼選,都不如原始專輯復刻來的有意義。只是這個老問題,談了那麼久也還沒個結果。

好啊,你要復刻?那就給你復刻啊,〔天使之戀〕復刻,你買不買?

買,當然買!不買,怎麼顯示我的支持?不買,假如賣的不好,那唱片公司不就認定她沒有再出其他復刻的必要?

那,假如賣的好,賣到缺貨,唱片公司會不會想:「既然你們這麼愛這張,那我〔天使之戀〕再加印一萬張好了。」

無奈,真的好無奈。

除了〔天使之戀〕,諸如此類好像已經和歌者脫離母子關係的產品,我們到底要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它?

我們這麼支持,一上市馬上趕去唱片行搜刮,或許還有人請假去站崗等舖貨搶頭香(箱)的,而且還不只買一張:一張拆開來放家裡聽,一張不拆收藏用,一張留著送朋友,一張放在辦公室,一張~~

但是那些比較游離的聽眾呢?對他們來說,這到底是一張「蠻不錯的啊,我也很想念這些歌,買來聽聽好了。」還是「什麼嘛,印得這麼醜,又不是新歌,才不要浪費錢。」

唱片公司給我們什麼,我們就照單全收。沒有考慮的餘地。(如果唱片公司知道有這樣一群瘋狂的歌迷給什麼要什麼,卻還不會出個像五十張跨廠牌大全集來海撈一票,那不是笨蛋是什麼?)
不是因為我們是白痴願意被耍,而是我們心仍存著更多更遠的期待呀!

然而,我忽然想到:

那歌者的意思呢?

假如歌者根本不想被這樣子利用,被這樣的行銷策略影響形像,那,我們這樣的支持,有什麼用?會不會造成反效果?

假如我們在一個她無法控制的唱片出來時,能夠知道她的想法,是不是會比較能了解該做什麼?而不是一頭的熱瘋,但其實只有讓唱片公司笑,歌者卻被差勁的製作或行銷給氣昏。我們愛她,但是愛的方式,希望是她最想要的方式,不是嗎?

譬如,我們該不該群體向唱片公司反應製作粗糙的東西,不如不要?
還是,不管它品質如何,我們都要一起向唱片公司道謝有這個機會再看到這些歌?
譬如,我們該不該一起以消極的拒買來抵制?
還是,我們就心甘情願的搶購,以示忠貞並且表示歌者仍有廣大歌迷?

還是,根本就是我想太多。啊你想買就買,不想買就別買嘛!何必管歌者在想什麼?

可是,我真的很想知道,當歌者看到自己過去的作品,用這樣的方式和大家見面,心裡到底怎麼想的?

你希望我們幫你去罵唱片公司,還是希望我們向他說聲謝謝?

--(寫於2005.2.2 Wed.)


 
※音韻後記※
無論如何,〔天使之戀〕,真的是張超級好聽的專輯啦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oodyocean 的頭像
    moodyocean

    音韻迴旋梯●城樓三更夢

    moody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