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/1/8 貼在原〔音韻迴旋梯〕電子報

2002年的1月7日晚上,在中山堂外,一場悲歡記憶,在冬夜裡溫暖了起來。

買不到票了,然而在前一天得知,這場民歌演唱會,將做戶外同步轉播,怎麼也不願放棄這個機會,即使前晚睡眠有點不足,還是在下班後趕赴現場。廣場外擺了椅子,搭了銀幕,有點像蚊子電影院或是廟會般。
邊吃著儂特利,邊聽著演唱會開始前播放的歌曲。這時有點後悔沒有多帶件衣服。

七點半演唱會如期開始。主持人陶曉清,那聲音仍然和二十年前廣播節目中的一樣熟悉。
楊弦的歌聲,為今晚的民歌之旅啟航。接下來整晚的歌者:胡德夫、齊豫、蔡琴、王海玲、潘越雲、鄭怡、黃大城、施孝榮、趙樹海、王夢麟、南方、殷正洋、以及丰采翩翩的李建復... 這不只是演唱會,這是聚會,聚集了歌者,聚集了愛歌的人,聚集了那近二十年來的點點滴滴的回憶,聚集了一段共同的生命。

沒有炫麗的舞台,也沒有豪華的樂隊舞群,因為那不是我們來的原因。我們來,因為要告訴身旁的人,我們成長了,我們 很. 好.
甚至有些歌者的聲音,也已不復當年的清亮,身材也有點走樣,但我們並不是來看偶像,我們是來看一個個老朋友,那伴隨著我們長大的老朋友。

好愛齊豫唱了我愛死了的<菊嘆> (我可以不看歌詞從頭唱到尾);
好愛趙樹海、黃大城、王夢麟、施孝榮幾個老骨頭的互相調侃;
好愛鄭怡唱月琴的嘹亮不減當年!
好愛南方美妙默契十足的合聲;
好愛好愛,李建復和蔡琴這對當年無緣的怨偶又重現眼前,一諧一莊的角色依舊(沒有唱<一千個春天>,實在是個遺憾)。

中場的休息時間,歌者們現身場外,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看著他們。那一張張熟悉的臉孔,就是陪著我成長的啊...

結束時合唱<一條日光大道>,李泰祥從台下被邀上台,站在歌者的中間,雖然抖著身子,但是仍然能夠唱;他為我們留下的,真的太多太多了。我站在場外,也跟著大聲唱著,把僵冷的手都拍紅了。

散場,風還冷冷的吹。心中暖暖的,臉上還帶著尚停不了的笑。一個多美好的夜。
 

※音韻後記※
只是啊,只是,為什麼要在這晚,見到過去的情人和他的新伴侶呢?看著他們甜蜜的模樣,為什麼心中還有一點點悸動呢?為什麼在這場演唱會中,就是不能有單純的感動情緒,而還要戲外戲的來場往日情懷讓人交雜的怪異心情呢?唉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ody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