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月26日下午,來到「學校咖啡」(啊!我還是搭計程車來的呢!)。小小一間咖啡店,布置的還算有特色,只是當天因為要辦活動,場地挪空一部分,於是另一邊就顯得凌亂不堪了。也許是表現一種隨興,但是對於陌生客人來說,也稍嫌不友善一點:到底我要坐在哪裡才看的到表演呢?


今天是來參加我第三場瑞典歌手的迷你演唱會:Montt Mardie,翻譯成蒙特馬爹。這樣翻譯,加上他的外型,給人年紀大大的印象。初見他本人,一臉大鬍子,胖胖的體型,真的以為他不年輕。誰知道我參加完演唱會上網一查他的資料,天啊!答案在文末公布。


演唱之前,先是一個三人年輕團體暖場,台風算穩健。想想,這不就是新世代的民歌西餐廳的駐唱歌手嗎?未成名之前,在一些場子表演,而或許也擁有小眾歌迷。音樂就是這樣以不同面相在傳承和擴展的。


聽著聽著,感到這些獨立團體的創作,怎麼都有相似的影子?


近一小時的「暖場」後,是店家主人出來介紹瑞典辦事處的官員,來教大家說一些瑞典話,滿有意思的!最後終於主角出場,Montt Mardie。


他共出版兩張專輯,我買的是他第二張〔Clocks〕。因此演唱曲目中有大半是我聽過的,也包括了我最喜歡的<The windmill turns all the same>,不過他唱的版本,和我唱片的版本不同,我覺得頗意外的。限於場地和人員,他只有帶一位技師同行,他自己彈吉他,而有些歌曲,他則以撥放 ipod 卡拉的方式來伴奏演唱,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(效果並不會感到陽春喔!)而這首歌他就是撥放卡拉的,節奏較緩,器樂較清淡哀傷。雖然他在演唱前介紹了背景,但是還是不太懂歌曲裡頭在談什麼?


過去參加 Pernilla Andersson、Pelle Carlberg 和 Club 8 的演唱會時,我也有這種困擾,就是都聽不到重點,我的英文能力要再加強了,不能只是停留在招呼語呀!


當天他也展現了假音的唱腔,就和唱片裡聽到的一樣。


我發現他有個習慣動作,就是撥弄他右邊的頭髮,因為它會一直掉下來,他就會很優雅的把它扶上去。


現場也有販售一些唱片,都是瑞典的,我當然也買囉!而且我也發現我所買到的〔Clocks〕封面是不同的,在會後拿給他簽名時,他說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很漂亮的封面呢!


只是會場準備的簽名筆太爛了,CD封面上的簽名放到包包裡之後,拿出來變成模糊了!唉,我應該堅持請他用我帶的筆才對。


(下圖:學校咖啡門口)



(下圖:地下室展覽)



(下圖:暖場全景)



(下圖:大家來學瑞典話)



(下圖:聽見斯德哥爾摩的 Montt Mardie)



(下圖:猜猜他幾歲)



(下圖:拿回來已經模糊的簽名)



 


好,來公布答案吧!蒙特馬爹是1987年次的,所以,才20歲呢!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ody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