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625]


民歌五十年了。

民歌二十的時候,我資訊不足,沒有跟上。
民歌三十的時候,已經有了網路,我以一個熱愛音樂的網路小民,開始大量書寫,我在Gigigaga電子報的第一篇文章,就是寫在中山堂欣賞民歌三十前哨演唱會的感想。這時期,拓展觸角到各個音樂網站,結交音樂同好。建立了第一個民歌手的奇摩家族:沉默與奔放-邰肇玫家族。
民歌四十的時候,應該是最盛大的一次,主辦單位配合著非常多活動,還有周邊宣傳。我甚至成為紀錄片拍攝的對象。

就這樣,來到民歌五十。
這次沒有太多周邊的活動,或是紀念品。而是純粹回歸到民歌的本質,並且有個創舉,連續三天,三場演唱會,每天不同的歌曲,演出的歌者也每天不一樣的組合。為的就是讓喜愛民歌的朋友們,盡量滿足,聽個過癮!

我參加的,是第二天,2025年2月15日星期六的場次。主要是因為三場中只有這一場有邰肇玫的演出,我一定要來聽她站在小巨蛋唱<奔放奔放>還有<如果>。

在那麼多的民歌裡,要如何選擇,想必主辦單位一定傷透腦筋。即使是聽眾自己,也無法挑出有限的歌曲!

坦白說,一開始的段落,因為屬於較早的開創時期,還不是我接觸民歌的起源,所以共感不足。但是音樂性及歷史價值無上。沒多久,當齊豫出現,演唱<走在雨中>,我的淚就忽然流下來了。一切回到從前,好單純,好懷念的時期。那麼年輕,那麼多感想。可是回不去,只能在音樂中,記憶浮現腦海裡。唱的人就像陪伴你的老朋友,熟悉,可是又從來不相識。

為什麼每首歌都那麼美好啊!演唱者、創作者、編曲者、歌曲本身,像翻著一本厚厚的日記本,一頁一頁讀著,你知道那些字是你寫的,你知道那是你的經歷和感想,可是又像看的是別人。好魔幻的感覺。

唱的人呢?我不禁好奇,歌者自己每一次演唱那些令人懷念的歌時,又是什麼感覺?尤其是在這樣重要意義的場合,心裡在想什麼呢?他們知道一首歌,場內一萬人,一萬種回憶。

竟然走過半世紀了!以前覺得四、五十歲,就算是年紀大的人了。但民歌已經跨越半個世紀。可是音樂沒有辦法全部傳下來,在時間的篩子下,好多歌也是很好聽的,卻漸漸被遺忘了,好可惜。現在的人無法把那段歲月走過一遍,走過一遍的人也不能重新再來。很多經典,是會被重複提起。但那些沒那麼知名的,怎麼辦呢?就等待某個時刻,某個人,轉動了什麼開關,再將它釋放吧!

補記一段現場才知道的狀況:
在王新蓮與金韻合唱團五個人站在台上演出<往天涯的盡頭單飛>時,前奏音樂響起了,而且進行一大段旋律了,但是始終沒有歌聲。我還以為是歌者忘詞?沒有跟進音樂?怎麼會這樣子?想說是現場監控出問題,歌者沒有聽到音樂嗎?
然而到了全部的演出告一段落時,主辦人丁曉雯出現台上,她說,有一段一定要重新再來一遍,就是這首歌。因為這首鄭華娟的歌,前段的詞是她的聲音,預設是將她的歌聲搭到歌曲裡,也就是重現鄭華娟和王新蓮合唱的樣子。可是現場工作人員卻在剛才昏倒了,連續多日的彩排,體力透支。但是為了完整呈現這首歌的精心安排,讓大家懷念鄭華娟,因此決定重新演繹一次!(幸好事後工作人員無恙)此時王新蓮等五個人再次來到台上,再把歌曲演唱一遍,鄭華娟的聲音也搭進來了。
雖然是現場臨時狀況,可是我覺得好感動,而且主持人要當下明快的做這樣的決定一定很不容易!也要團隊共同合作才能完成。大家排練那麼久,一定要把成果完美的傳達給觀眾的。
是不是鄭華娟也捨不得大家,來到演唱會,想和大家多一點在音樂中相遇呢!

五十年,很多人走了,留下無數的音樂和回憶。我們也好好的珍惜依然安在的,忽然想告訴自己,日後再有的話,不要輕易錯過了。也不要等到錯過了,才說好想再來一次。

每一個這一次,就是最好的一次!


(2025.2.28 Fri.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oodyocean 的頭像
    moodyocean

    音韻迴旋梯●城樓三更夢

    moody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