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/3/22刊登在原〔音韻迴旋梯〕電子報

我說的不是倪賓伯伯的那首世界名曲<唱首情歌給誰聽>喔!純粹同名而已。當年袁瑗在上節目介紹這首歌時,主持人難免聽到報歌名時會打趣一下,唱起倪伯伯的那一句。(倪賓?不認識?好吧,咱們年代不同)

在同年齡的人們都已談過不知多少次戀愛的時候,我還是個躲在殼裡的處子。所有愛情的紅橙黃綠藍靛紫,都只存在幻想裡的泡泡中。除了聽聽情歌看看電影體會一下別人的喜悲,出了門,還是醜小鴨一隻,什麼都不懂。

晚熟。膽小。自閉。沒人要。
腦子裡都是這些頭銜加在自己身上。但同時卻又天天希望公車站牌旁的哪個偶像突然走來向我搭訕;在校園吃自助餐時收到誰送來的紙條;要不就天上掉下來一個完美的人拿著玫瑰向我求婚。
誰都知道那是天方夜談。

一次,一次,一次也好,我要體會有人愛的滋味,我像個快爆破了的香檳卻堵住了瓶塞。
那時心裡好害怕:「天吶!我會不會連一次性經驗都沒有就死掉啊?不要!不要!不要!!!」

聽到這首<唱首情歌給誰聽>時,我呆住了,簡直把我的心情描寫的淋漓盡致。在KTV唱到某些歌詞時,我都會指著畫面的字加底線強調。

「我總是在夜裡
 比白天還要清醒
 有時候不言不語 直到天明
 他們說寂寞也是一種無可救藥的病
 沒有痛苦來得那麼嚴重
 卻比孤單還刺骨椎心

 像我這樣的心境
 外加一把年紀
 是不是就沒有詩情畫意的權利(註:在這裡我就會跑到螢幕前去把歌詞畫底線了!)
 一首動聽的情歌
 也要有人願意聽
 然而心碎淚水寫成的歌
 不知道應該要唱給誰聽」(武雄詞)

情歌,美的唱起來好心虛;傷感的唱起來好心慌。我的情歌,會是怎樣的?在初嚐愛情之前,我一點概念也沒有,只能從情歌裡探尋一點別人的蛛絲馬跡。

不過,從自己的性格來看,就算談起戀愛,應該也不會快樂到哪兒去吧!

「唱首情歌給誰聽/唱完了情歌是不是只好認命?」
這首歌多少撫慰了我這一個老大不小卻還不曾真正經歷愛情的人。讓我感到,世上彷彿也有同樣寂寞的靈魂在夜裡孤枕入眠。

*          *          *

這張專輯,意圖敘說女人的幾種面相:母親、賣花的小女孩、雛妓、離婚者、同性戀。歌曲配上了袁瑗的油畫,增添欣賞的價值,也展現她的才華。

這就是我一直認為盜版和MP3無法取代正版的原因,我喜歡在欣賞歌曲時翻翻文案,從中找到超脫歌曲本身其他的樂趣。

在五月天的<擁抱>之前,原來國語歌已經有了關於同性戀的歌曲了。就是袁瑗的<娥愛妳>。歌名就頗具新意的了,在我們把代名詞習慣用人字邊代表男性,女字邊代表女性時,〔娥〕,在這首歌中,也許是人名,也可以是〔我〕的女性意識表徵。
「妳費力的解釋 別人好奇卻又不懂的事
 那是兩個女人的山盟海誓」(袁瑗詞)

這樣的愛情,的確難以解釋。當身邊的人們腦子裡不能接受這種觀念的時候。

但最後的詞,反映了現實,卻也令人有點失望:「如果一切可以重來/沒有人要這樣顛倒的安排」
也許是當時的環境吧!如果現在,應該可以不用這麼悲情和自我否定。

專輯中大量運用了一些傳統名曲,對於一張新專輯來說,不是件好事,何況那些 sample 其實也沒有為歌曲加分多少,反而有點累贅。倒是第一首<你要我等你回來>,利用機場播音,講一個女孩痴等男孩歸來卻未果的情節,效果不錯,旁白鄧碧清的表現稱職。這首歌讓人聯想到那個在火車站等人的故事:林慧萍的<驛>。

其實以製作概念和歌曲成績來說,這張專輯是不錯的,只是時運不濟吧,並沒有造成流行。

很懷疑,有人記得袁瑗嗎?


*Ozio收藏*:袁瑗〔唱首情歌給誰聽〕,1995年,歌林。

※音韻後記※
袁瑗也是一片歌手,然而她至少留下了這張讓人聽起來不會失望的專輯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oodyocean 的頭像
    moodyocean

    音韻迴旋梯●城樓三更夢

    moody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