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常會想去思索,一張唱片的標題,究竟和整張唱片有沒有關係?當然,除了直接拿裡頭的主打歌來當標題之外。
為什麼 Marit Bergman這張唱片標題要叫作〔I think it's a rainbow〕呢?裡頭沒有跟彩虹有關的歌,也不是以彩虹色系為主體,那她想傳達什麼?
這張專輯並不像側標說的承繼 Club 8 的樂風,反而我覺得裡頭有部份有著 Edson 的調調。不過這應該也都是巧合,也許瑞典音樂就擅於把鋼琴和喇叭的聲音,創造出很迷人的氣息。
有些歌曲的調調好像老歌,編曲也是。先是較輕的節奏,然後就加入重節拍,讓人期待一首歌是如何的舖陳。
裡頭的<No party>,猛然看歌詞,覺得怎麼好多句都好像是自己寫的一樣嘛!什麼{I've got no party to go}啦,{got no friends in this town}啦,{I don't know what I'm doing here}每一句都像是我的用語一樣,實在貼切。以為是張頗低調的專輯。不過後面也有幾首振奮的,譬如<Today will bhe the day when mourning ends>今天是悲傷終結日。而<Still Summer>器樂簡單,旋律樸實,算是首入睡搖籃曲。
其中有兩首特別好聽:<Mama, I remember you now>及<Forever doesn't live here anymore>。前者是獻給她母親的,從詞意看來,似乎她母親歌聲也很美,深植她的心中,讓她也有了演唱的動力。其中有一段大致是如此:也許有天我會相見,相見在天使與雲朵圍繞之間,我們可以組一個團,讓女孩子們不用節食,也能夠好好的唱出她們的心聲。好生活化的話啊!是真的就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嗎?難道胖女孩在現實社會裡是不能好好唱歌的嗎?
另一首<Forever doesn't live here anymore>則是十分感傷的。寫的是兩個親如姐妹的好朋友,不知為了什麼事情,反目分手。她們曾經為了共同的理想努力,以為永遠也不會分開,但是現在卻不再了,永遠是什麼?永遠已不存在了。
這樣的專輯,寫的不只是愛情,其至有的也很個人化的心情。是不是這種心情,用英文來唱會特別好聽呢?
*我的收藏*:
Marit Bergman〔I think it's a rainbow〕,2006,SONY/BM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