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看第二屆超級星光大道的朋友不知道有沒有這種感覺:為什麼有的人唱的不好,就被說沒特色,會走音,然後被淘汰;但是有的人也是這樣,卻晉級了?


像過了兩關的方志友,就過的有點莫名其妙。百人初賽她出現前,節目還特別打上她的預告,聲稱是什麼聲音具穿透力,我還好期待聽看看是誰。結果什麼穿透力呀?一點也不覺得。而第二次她唱<你的甜蜜>,連評審周治平都說她後面的半音都沒到,是啊,既然沒到,為什麼還會過關?相對於其他有些唱的很好很平穩的人卻沒過,真是為他們叫屈。要說年輕活潑,那楊小黎也是給人同樣的感覺,還唱的比較好,為什麼她就被評為好像幼幼台,難道方志友不是迪士尼台嗎?


想了很久,後來給自己的解釋是,其實評審是以唱片公司的眼光來要求,也就是說,回歸到這個比賽的立意來看,他們擺明了就不是選一個唱的最好的人,而是替他們唱片公司找新人。既然這樣,觀眾根本也無需為公不公平來置喙,因為他們是找自己〔喜歡〕的人,而不是找觀眾覺得〔公平〕的人。就像是人家在選女婿選老公一樣,評誰高分誰低分,是評審自家的事,觀眾只要乖乖的看就好了。


我也不是批評方志友唱的多糟,只是想到這是為了配合唱片公司選秀,或許這也是製造一項話題。畢竟,如果全部都符合觀眾的期待,那不是很沒趣?又何必找評審?


這樣解釋,也就不必為阿根廷的黃麥哥會明明已宣告失敗,卻又臨時加兩分過關,而痛罵袁惟仁了。


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oodyocean 的頭像
    moodyocean

    音韻迴旋梯●城樓三更夢

    moody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